为增进师生对气象卫星前沿知识的了解,提升科研视野与创新能力,龙山书院于5月22日在尚贤楼611举办了龙山师说第76期——“风云系列卫星的发展与应用”。本期师说由大气物理学院副教授王剑庚主讲。
王剑庚从风云卫星的发展历程切入,详细介绍了其从起步、发展到突破的艰辛探索之路。他指出,风云卫星自1970年起步,从接收利用国外气象卫星资料开始,逐步实现自主研制。1988到2016年共发射四组风云卫星,达到国际一流水平,彰显了我国在气象卫星领域的卓越成就。在核心技术方面,王剑庚着重讲解了地球物理参数反演技术。反演方法从物理、统计逐步发展到物理与统计结合,涵盖最优估计、人工智能算法等多种先进手段。同时,风云卫星在辐射平衡与云反馈研究、丰富数值模式初始场、协同数值预报提升预报效果等方面成果显著。此外,他还展示了风云卫星在陆表生态环境监测、全球高温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。风云卫星对全球和中国植被变化的监测,以及对欧洲、北美陆表高温的监测成果,充分体现了其在生态环境和气候监测方面的重要价值。在空间天气关键问题研究上,风云卫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,逐步开展对日地空间物质传输与能量转换、空间天气事件可预报性等前沿课题的研究。接着,王剑庚就风云卫星的未来发展做出具体展望,包括星座布局和发展体系等规划。活动最后,同学们就风云卫星的应用拓展、专业分流等问题积极与王剑庚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。
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风云系列卫星的认识,也为大家在气象科研与应用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相信通过此次活动,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明确目标,为大气科学发展贡献力量。
